1 概述 4

1.1 LTE 无线网络优化的特点 4

1.2 工程优化工作的重要性 5

2 工程优化流程 5

2.1 工程优化基本流程 5

2.2 工程优化问题整改流程 7

3 工程优化内容 9

3.1 概述 9

3.2 单站优化 9

3.2.1 单站核查 10

3.2.1.1 基站状态检查 10

3.2.1.2 基础数据和参数检查 10

3.2.1.3 天线电调性能检查(仅宏站) 11

3.2.2 单站测试 12

3.2.2.1 宏站 13

3.2.2.2 室分 13

3.3 分簇优化 14

3.3.1 RF 优化 14

3.3.2 结果输出 15

3.4 分区优化 16

3.5 不同 LTE 厂家交界优化 17

3.6 全网优化 18

3.6.1 网络评估 18

3.6.2 网络优化调整 18

4 验收要求 19

4.1 指标要求 19

4.1.1 单站测试指标要求 20

4.1.1.1 宏站指标要求 20

4.1.1.2 室分指标要求 20

4.1.2 区域测试指标要求 21

4.1.2.1 覆盖与吞吐率 21

4.1.2.2 相关性能指标 21

4.1.3 网管指标要求 22

4.2 测试方法 23

4.2.1 宏站单站优化测试方法 23

4.2.1.1 单用户吞吐率测试 23

4.2.1.2 单用户 Ping 包时延测试 23

4.2.1.3 CSFB 测试 23

4.2.1.4 切换测试 24

4.2.1.5 小区覆盖测试 25

4.2.2 室分优化测试方法 25

4.2.3 区域优化测试方法 26

4.2.3.1 区域覆盖测试 26

区域覆盖测试 26

4.2.3.2 区域性能测试 26

连接建立成功率 27

掉线率测试 28

切换成功率测试 29

切换时延测试 29

用户平均吞吐量测试 30

4.3 验收文档 30

5 附件 31

5.1 入网申请所需资料 31

5.2 宏站单站验证表 32

5.3 室分单站验证表 32

5.4 工程优化进度管控表 32

5.5 电调功能验证表 32


1 概述

1.1     LTE无线网络优化的特点

任何制式无线网络的优化,干扰控制都是核心内容,而干扰可以分为系统外干扰和系统内干扰LTE作为在现有移动网络基础上引入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在无线网络优化方面,要实现有效的干扰控制,整体来说,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1)从系统外干扰来看:由于多运营商多个LTE系统以及两种体制(FDDTDD)的同时引入,叠加在现有的2G/3G网络上,将使得本已非常复杂的无线环境进一步恶化。LTE2G/3G制式以及与其他运营商LTE系统间的共站或共存所需要的隔离度问题,需要在建网前期方案审核阶段及建网后无线网络优化过程中特别是工程优化阶段给予更多的关注

2从系统内干扰来看:GSM系统内干扰主要通过频率规划来解决,WCDMA系统内干扰可通过软切换机制来缓解,而LTE系统一般基于同频组网采用硬切换机制、且存在特有的模3干扰其不可避免成了一个典型的邻区干扰系统因此LTE系统对于覆盖的控制要求更高,在满足切换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重叠覆盖、规避过覆盖,这就站址选择、天面的布局以及天馈参数的设置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LTE对无线网络结构的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结构很大程度上是在网络规划建设阶段确定的,因此,除了工程优化阶段针对网络结构进行重点关注外,在建网前期工作中,网优部门的提前介入、做好方案的把关工作,这对于缓解后期优化的压力,极大的提高网络优化效率,也显得至关重要。

此外,由于技术本身的特点以及相关新技术引入,使得LTE在具体优化内容上会有一些新的关注点,主要包括:

1)模3干扰优化是LTE独有的,该特点也决定了LTE对于干扰控制,多扇区设计,越区覆盖的优化等要求较高;

2LTE引入MIMO后,除通常的覆盖和干扰指标外,MIMO模式决定了用户能够达到的峰值吞吐率,需要特别关注;

3)对于联通网优队伍来说,TD-LTE的引入,也带来了与TDD相关的一些新的内容,时隙配比、特殊时隙配置、智能天线优化以及TDD-FDD协同优化等;

4)由于LTE是纯数据网络,语音基于CSFB机制来实现,因此CSFB测试与优化需要重点考虑

1.2 工程优化工作的重要性

制定合理的网络规划方案、保证方案实施与设计的符合性、充分查找与排除设备安装和参数设置错误,都将为后期的网络优化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这在2G3G阶段是这样,在LTE阶段,从前面所述LTE无线网络优化的特点可以看出来,相关工作更应重视。因此,分公司网络优化部门必须深入细致地做好优化的前期准备工作。配合工程建设部门做好无线网络的规划选址、站址确认、PCI规划等工作;密切跟踪基站建设与割接进度,确保工程优化与工程建设的进度能够同步;务必将工程优化工作做细、做好,充分发现并纠正施工不规范造成的遗留问题,解决网络设备在安装、调测、参数设置中导致的故障,降低后期优化难度。

2 工程优化流程

2.1 工程优化基本流程

中国联通LTE移动通信网络基站工程优化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

2-1 工程优化基本流程

流程说明如下:

1)在基站施工完成以后,建设单位组织进行站点工程参数核查,主要包括基站工程参数和天馈参数,并将核查结果如实填写在LTE新建宏站入网申请表内,若核查过程中存在问题,应及时整改,然后发起入网申请,入网申请时需要提交的资料包括:

     1宏站入网申请表,详见附件5.1 “[入网申请所需资料表(宏站)V1.xlsx]入网申请表表单,室分入网申请表,详见附件5.1“[入网申请所需资料表(室分)V1.xlsx]入网申请表表单

2LTE基站基础信息单,模板详见附件5.1 “[入网申请所需资料表(宏站)V1.xlsx] LTE基站基础信息单表单;

3LTE基站选站单,模板详见附件5.1 “[入网申请所需资料表(宏站)V1.xlsx] LTE基站选站单表单;

4RCU基本信息表,模板详见附件5.1 “[入网申请所需资料表(宏站)V1.xlsx] RCU基本信息表表单;

5)基站相关附图,模板详见见附件5.1 “[入网申请所需资料表(宏站)V1.xlsx] 基站附图表单。

基站相关基础信息需根据基站工程参数核查或最终整改结果进行调整,以如实反映现状,作为后续工程优化的基本依据。

2网优单位收到建设单位提交的相关资料后,对资料的完整性、一致性等进行审核,若存在问题,应敦促建设单位补充,审核资料无问题后,即可组织开展工程优化工作,包括单站优化、分簇优化、分区优化、不同厂家边界优化和全网优化等环节,其中单站优化、分簇优化和全网优化是必选环节,分区优化和不同厂家交界优化为可选(根据网络规模、是否存在异厂家交界等实际情况确定)。

3若在工程优化过程中,存在因工程质量导致的网络问题,网优单位应记录问题,并将问题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根据问题情况进行整改,工程问题整改流程详见本指导书2.2节。

4)工程优化质量应由建设单位与优化单位联合确认。

2.2 工程优化问题整改流程

中国联通LTE移动通信网络基站工程优化工程问题整改流程如下图所示:

2-2 工程问题整改流程

工程优化阶段,优化单位应将单站优化、分簇/分区/不同厂家交界优化全网优化中发现的工程整改问题提交网络建设单位。网络建设单位根据优化单位提出的整改需求组织实施工程整改。对于工程质量类问题:天馈接反、天馈连接、传输问题等,建设单位直接整改;对于施工与设计方案不符的情况,建设单位直接按原方案整改;对于需要更改建设方案的情况,如更改天馈高度、安装位置、类型,站点选址等,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修改建设方案、提交优化单位审核后实施。所有整改工作实施后,应由建设单位与优化单位共同验收通过。

3 工程优化内容

3.1 概述

工程优化应从设备安装开始,到初验通过结束。各个优化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表:

优化阶段

优化对象

优化内容

备注

单站优化

单个站点

宏站单站功能检查

与基站开通同步进行

宏站测试数据分析

基站开通后发现问题后即进行

宏站优化调整

基站开通后7日内

室分信源功能检查

室分单站测试

室分优化调整

分布系统和信源已经连接,且所有分布系统施工及调测完毕

分簇优化

1~簇n

簇优化方案

单簇优化前数周提交簇优化方案

RF优化

簇内基站基本建设完成时即开始优化

指标优化

分区优化

区域1~区域n

区域优化方案

区域优化前数周提交区域优化方案

指标优化

连片簇优化完成后即开始分区优化

不同厂家交界优化

双方交界区域

边界优化方案

在双方交界基站基本建设完成前数周

RF优化

在双方交界处站点成片开通后

指标优化

全网优化

整网

全网优化方案

区域优化大部完成之后

工程优化各阶段工作实施全过程管控,各本地网应按照要求定期上报阶段实施进度,如已完成单站验证的站点数、满足要求的站点数、未满足要求的站点数及原因等,上报具体内容参照附件5.4

3.2 单站优化

LTE网络优化中单站优化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需要完成包括各个站点设备功能的自检测试,其目的是在簇优化前,获取单站的实际基础资料,保证待优化区域中的各个站点各个小区的基本功能(如接入、下载、CSFB等)基站信号覆盖均正常。通过单站优化,可以排除设备功能性问题和工程质量问题,有利于后期问题定位和问题解决,提高网络优化效率。通过单站优化,还可以熟悉优化区域内的站点位置、配置、周围无线环境等信息,为下一步的优化打下基础。

LTE单站优化工作整体上可分为两部分:

1)单站核查,在单站优化前需先进行站点核查工作,为单站优化测试做好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基站状态检查;

2)基础数据和参数核查;

3)天线电调性能检查(仅宏站)

2)单站测试,测试准备完成后,将通过CQT测试和DT测试验证的内容包括如下几部分:

1覆盖性能;

2)移动性能;

3)业务性能。

3.2.1 单站核查

3.2.1.1 基站状态检查

通过设备网管进行如下检查,

1    检查待验证站点是否有告警,如果有告警请产品确认,无影响后可进行单站验证测试;

2)检查待验证站点小区是否激活,小区状态是否正常;

将站点基本信息填写到测试结果表格中,具体内容详见附件5.2“[单站优化测试模板表(宏站)V1.xlsx] 测试结果表单和和附件5.3“[单站优化测试模板表(室分)V1.xlsx] 测试结果表单。站点状态正常后,再进行现场测试。

3.2.1.2 基础数据和参数检查

1)网管核查配置数据:

在站点测试前,网优工程师需要采集现网网管配置的数据,并检查各项参数与规划数据是否一致。对于和规划输出不一致的参数进行修改,确保小区实际参数与规划参数一致。

核实的参数包括:

站名、eNodeBidcellid PCITAC、频点、带宽、参考信号功率、PRACH、传输模式、双工模式、天线模式、频带、MME

检查结果记录模板详见附件5.2“[单站优化测试模板表(宏站)V1.xlsx] 网管配置数据核查表单和和附件5.3“[单站优化测试模板表(室分)V1.xlsx] 网管配置数据核查表单。

2网优工程师现场检查基础数据与规划数据是否一致,并记录到单站验证报告中,主要包括:

    站址经纬度是否和实测一致;

    通过CQT测试,各小区测试得到的PCI参数是否和工参表一致;

    天线方位角、天线挂高等是否与规划数据相符,天线方位角需采用指北针进行核实

检查结果宏站记录模板详见附件5.2“[单站优化测试模板表(宏站)V1.xlsx] 测试结果表单,室分站点记录模板详见附件53“[单站优化测试模板表(室分)V1.xlsx] 测试结果表单

3.2.1.3 天线电调性能检查(仅宏站)

由于LTE系统对于干扰敏感,要求在建设阶段完成LTE天线远程电调系统的连接和调试,保证入网基站能够方便调整设置倾角,同时方便读取天线相关基本信息便于后续维护和优化。

1    读取信息检查:

天线附带的RCU应在发货时填写准确相关的基础信息,具体字段要求如下:

分类

字段名

含义

读出要求

天线信息

Antenna model number

天线类型

必需正确读出

Antenna serial number

天线序列号

该字段保留,值暂不要求

Antenna operating band(s)

频段

该字段保留,值暂不要求(可参考天线型号对应值)

Beamwidth for each operating band in band order (deg)

波瓣宽度

该字段保留,值暂不要求(可参考天线型号对应值)

Gain for each operating band in band order (dBi*10)

增益

该字段保留,值暂不要求(可参考天线型号对应值)

Installation date

出厂日期

必需正确读出

Base station ID

站号

该字段保留,值暂不要求

Sector ID

扇区号

该字段保留,值暂不要求

Antenna bearing

方位角

该字段保留,值暂不要求

Installed mechanical tilt

机械倾角

该字段保留,值暂不要求

RCU本身信息

Maximum supported tilt (degrees/10)

最大可调电倾角

必需正确读出

Minimum supported tilt (degrees/10)

最小可调电倾角

必需正确读出

electricalAntennatilt

当前倾角

必需正确读出且可写入调整值

RcuSN

RCU序列号

必需正确读出或手动导入

天线类型、频段、波瓣宽度、增益、安装日期、最大可调电倾角、最大可调电倾角、当前倾角为必须读出字段,可从后台设备网管读出,必须读出且与实际相符,如果不能读出或读值不正确则验收不予通过。核查结果记录模板见附件5.5“[电调功能验证表.xlsx] 读取信息检查表单

多端口天线应能准确区分每个RCU且分别读出相关的信息字段。

注:对于异系统合路天线,要求开站时将字段保留字段写入基站,以区分级联马达的归属。

2    倾角调整验证:

后台人员远程初始化电调状态,确认网管和天线连接正常并能读取天线信息后,读取电调下倾角设置值并记录,修改电调天线的下倾角,分别设置为最大下倾角和无下倾角两种情况,同时现场测试接收电平的变化情况,如果电平有明显变化,说明电调正常,并填写电调功能验收记录表。比较电调初始设置值和设计值是否一致,一致则恢复初始设置值。如果存在异常通知入网验证测试人员记录异常。根据记录的下倾角,将电调天线恢复至原有的下倾角度。

如果存在RCU级联情形,默认RCU1LTE连接天线,验证RCU1的电调信息,如果RCU1出现异常,通过RCU2来确认电调连接是否正常,并记录电调异常。

电调功能验收记录表见附件5.5“[电调功能验证表.xlsx] 电调功能调整验证表单

3.2.2 单站测试

LTE基站单站测试需要通过CQT测试和DT测试完成,其中CQT测试主要进行小区级业务性能验证,DT测试主要进行基站和小区级覆盖和切换性能验证。

单站验证时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在处理完之后重新验证,确保问题已解决。在实际项目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有:传输问题、天馈接反、服务器问题等。

天馈接反是测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这种情况,应及时通报进行整改,并推动制定措施,规避后续其他站点出现类似问题。

单站验证测试后应在期限内提交单站验证报告、测试的Log文件,作为簇优化准备的必要条件。

3.2.2.1 宏站

宏站测试指标要求如下:

指标项

测试方式

备注

RSRP

CQT

距离基站50~100米,近点RSRP

SINR

CQT

距离基站50~100米,近点SINR

Ping时延(32Byte

CQT

从发出PING Request到收到PING Reply之间的时延平均值

FTP下载

CQT

空载,覆盖好点RS_RSRP>-90dBmRS_SINR >20dB,峰值速率

FTP上传

CQT

空载,覆盖好点RS_RSRP>-90dBmRS_SINR >20dB,峰值速率

CSFB建立成功率

CQT

覆盖好点RS_RSRP>-90dBmRS_SINR >20dB

CSFB建立时延

CQT

UELTE侧发起Extend Sevice Request消息开始,到UEWCDMA侧收到ALERTING消息

PCI

CQT

是否与设计值一致

切换情况

DT

同站小区间切换,能正常切换

小区覆盖测试

DT

沿小区天线主覆盖方向进行拉远测试

测试具体要求详见第4章。

测试结果记录模板详见附件5.2

3.2.2.2 室分

室分系统测试指标要求如下:

指标项

测试方式

备注

Ping时延(32Byte

CQT

从发出PING Request到收到PING Reply之间的时延平均值

FTP下载速率(双通道)

CQT

空载,覆盖好点RS_RSRP>-90dBmRS_SINR >20dB,峰值速率

FTP下载速率(单通道)

CQT

空载,覆盖好点RS_RSRP>-90dBmRS_SINR >20dB,峰值速率

FTP上传速率

CQT

空载,覆盖好点RS_RSRP>-90dBmRS_SINR >20dB,峰值速率

CSFB建立成功率

CQT

覆盖好点(RS_RSRP>-90dBmRS_SINR >20dB

CSFB建立时延

CQT

UELTE侧发起Extend Sevice Request消息开始,到UEWCDMA侧收到ALERTING消息

RSRP分布

DT

例如:RS-RSRP>-100dBm的比例≥90%

SINR分布(双通道)

DT

例如:RS-SINR>6dB的比例≥90%

SINR分布(单通道)

DT

例如:RS-SINR>5dB的比例≥90%

FTP下载速率(双通道)

CQT

平均速率

FTP下载速率(单通道)

CQT

平均速率

FTP上传速率

CQT

平均速率

连接建立成功率

DT

连接建立成功率=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终端发起分组数据连接建立请求总次数

PS掉线

DT

掉线率=掉线次数/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

切换情况

DT

出入口室内外切换,每个出入口往返3次以上,能正常切换

测试具体要求详见第4章。

测试结果记录模板详见附件5.3

对于LTE在原有系统上整改新建的情况,单站测试时需对2G3G系统进行测试,确保原2G3G系统不受影响。

3.3 分簇优化

3.3.1 RF优化

单站验证完成之后,需要按簇对网络性能进行优化。在LTE项目中,按簇进行优化和验收, 每簇基站数建议不低于15。建议当本簇中90%的站点通过单站验证后即可启动,剩余的10%站点在开通后进行单站验证即可。

分簇优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优化内容

覆盖优化

1)实现对覆盖空洞的优化,保证网络中覆盖信号的连续覆盖;

2)实现对弱覆盖区域的优化,保证网络中覆盖信号的覆盖质量;

3)实现对主控小区的优化,保证各区域有较为明显的主控小区;

4)实现越区覆盖问题的优化

干扰优化

1)对网内干扰而言,干扰问题体现为RSRP数值很好而SINR数值很差;

2)对网外干扰而言,干扰问题体现为扫频测试得出的测试区域底噪数值很高

切换优化

主要包括邻区关系配置以及切换相关参数的优化,解决相应的切换失败和切换异常事件,提高切换成功率

掉线率与接通率优化

专项排查,解决掉线和接通方面的问题,进而提高掉线率和接通率

告警和硬件故障排查

解决存在的告警故障和硬件问题

分簇优化的主要工作步骤包括:

1)制定簇优化的目标

簇优化聚焦于网络的覆盖、接入性、保持性(掉线率)、移动性(切换成功率)、吞吐率等指标,因此需提前制定好簇的关注指标,及各指标的目标值。

2)簇测试

在各方面工作准备完成后,则按计划进行簇测试。在簇测试中有如下注意事项:

路测过程中时,后方人员(设备侧工程师以及网优工程师)务必保证网络设备的稳定工作,禁止有任何网络操作(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参数修改、闭塞/解闭小区、远端RET调整、邻区修改等)。

路测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启后台的信令跟踪,有助于优化时异常事件的分析。

路测过程中,测试队伍需要密切关注终端的接入/掉线行为以及吞吐量的趋势,若遇到明显异常行为应及时向后方人员通报,并定位处理。

3)数据分析及问题处理

优化的手段包括:参数优化、邻区优化、天馈优化(在LTE2G/3G共天馈的情况下受限)、工程质量问题处理、产品问题处理等。

数据分析及问题处理的内容包括:包括覆盖优化、吞吐率优化、掉线优化、接入失败优化、切换优化、时延优化等,通过分析,给出优化建议。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5)调整以及验证

在数据分析及问题处理阶段给出了优化建议(如天馈调整、邻区调整、PCI调整、切换门限或者迟滞调整等)并执行调整。调整时需要注意做好记录。调整实施后,应该马上安排路测队伍前往调整区域进行路测以验证调整效果。

3.3.2 结果输出

簇优化的报告是网络路测KPI和分析成果的展示,在完成一轮簇优化后应及时输出优化报告及优化前后的指标对比。建议提前制定好簇优化报告模板,模板中应包括:

(1) 优化前簇状态(包括站点个数、开通情况、告警情况等);

(2) 测试路线;

(3) 优化前指标情况;

(4) 簇内问题点汇总;

(5) 各问题点详细分析和解决建议;

(6) 各问题点调整后情况;

(7) 下一轮优化建议;

(8) 遗留问题汇总。

一般簇优化均会进行多轮,每一轮均需要输出优化报告,并在多轮簇优化结束后输出优化前后的性能对比报告,以展示多轮优化的效果。

3.4 分区优化

当连续的簇都基本开通并完成了分簇优化,就需要对这一连续区域进行区域路测优化。区域的划分应综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基站地理位置、基站建设进度、测试路线选择以及测试耗时估计等进行划分。

分区优化在分簇优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簇与簇之间边界地区的覆盖、干扰、切换等问题。在全区范围内进行频点和PCI的优化,重点针对簇边界进行路测和优化,必要时需要对某些小区的频点和PCI进行修改,或调整天线配置,从而保证在簇的边界处也具有良好的网络性能。

分区优化前,需要进行分区网络性能的评估,通过网络覆盖数据采集、OMC数据采集等数据源,制定优化方案及优化计划。

分区优化的工作内容:

1)簇之间配合优化

2)分析采集到的数据,找出网络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并实施

3)小区配置参数优化调整

4)对分区覆盖进行优化

5)对分片区移动性进行优化

6)对片区网络性能进行优化

分区优化后,需对网络质量进行评估,输出片区网络质量评估报告、片区优化报告,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片区优化完成后数据采集

2)优化前后测试数据对比

3)片区优化完成后质量评估报告

4)片区优化报告

3.5 不同LTE厂家交界优化

LTE由于没有RNC,因此厂家间的配合问题相对3G简单了很多,但切换在不同厂家间仍不可避免会出现较多不可预料的问题,在完成分区优化后,应在存在多厂家共同组网的城市再进行多轮厂家交界优化,重点关注厂家交界的基站之间切换、吞吐率、时延情况。

不同LTE厂家交界优化主要检查异厂家网络边界的相关性能指标,通过测试验证发现可能存在的互操作功能、数据、参数等问题,通过协同RF优化、参数调整、数据完善等手段,实现边界区域性能指标的提升。

各本地网分公司负责交界处不同厂家之间的协调。对于存在不同厂家交界的区域需要进行跨厂家优化。双方交界基站基本建设完成前双方需要交互数据,提前做好PCI、邻区等规划。

涉及不同厂家交界区域,两个厂家均需要进行DT测试,测试区域为以边界基站为中心,向各自区域延伸35倍站距(该区域平均站距)。测试过程中如果出现异厂家互操作异常等问题,需要由两个无线设备厂家及核心网厂家的工程师组成一个联合网优小组对边界进行覆盖和业务优化,需要各方配合一起来分析定位问题。

不同厂家交界区应重点关注的优化内容包括:

1)边界的越区覆盖控制,在解决过覆盖小区问题时需要警惕是否会产生覆盖空洞。

2)边界的邻区优化,添加必要的邻区、删除错误或者冗余的邻区。

3)边界的PCI复用问题,包含PCI冲突、混淆,以及干扰。

4)边界的PRACH规划和碰撞问题。

5)边界的切换问题,通过切换参数的调整,优化切换过早、过晚、乒乓切换等问题。

6)进行边界帧配比核查,如帧配比不同,需要调整相同,以避免上行帧干扰(仅TDD

3.6 全网优化

3.6.1 网络评估

在全网优化前,需要对全网的网络质量进行评估,通过所有片区网络优化后网络质量评估报告、所有片区网络优化报告及网络监控指标,分析全网的网络现状,明确全网优化目标,确定全网优化计划。

考虑LTE网络需求,采用尽可能少而又可综合反映网络性能的指标体系,这样可以更快的掌握网络性能。LTE网络建设的初期,由于LTE用户较少,以路测评估为主,测试指标及要求见4.1.2节,随着LTE用户与业务量的增长,网管指标也应重点关注,监测指标及要求见4.1.3节。

3.6.2 网络优化调整

工程优化阶段网优调整的主要手段如下:

1)天线下倾角

应用场景:主要应用于过覆盖、弱覆盖、导频污染、过载等场景。

2)天线方向角

主要应用场景:过覆盖、弱覆盖、导频污染、覆盖盲区、过载等。

以上两种方式在RF优化过程中是首选的调整方式,调整效果比较明显。天线下倾角和方向角的调整幅度要视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周边环境而定。

但是有些场景实施难度较大,在没有电子下倾的情况下,需要上塔调整,人工成本较高;某些与2G/3G共天馈的场景需要考虑2G/3G性能,一般不易实施。

3)导频功率

主要应用场景:过覆盖、导频污染、过载等场景

调整导频功率易于操作,对其他制式的影响也比较小,但是增益不是很明显,对于问题严重的区域改善较小。

4)天线高度

主要应用场景:过覆盖、弱覆盖、导频污染、覆盖盲区(在调整天线下倾角和方位角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选用)

5)天线位置

主要应用场景:过覆盖、弱覆盖、导频污染、覆盖盲区(在调整天线下倾角和方位角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选用)

以上两种调整方式较前边两种调整方式工作量较大,受天面的影响也比较大,一般在下倾角、方位角、功率都不明显的情况下使用。

6)天线类型

主要应用场景:导频污染、弱覆盖等

以下场景应考虑更换天线

天线老化导致天线工作性能不稳定。

天线无电下倾可调,但是机械下倾很大,天线波形已经畸变。

7)增加塔放

主要应用场景:远距离覆盖

更改站点类型

如支持20W功放的站点变成支持40W功放的站点等;

8)站点位置

主要应用场景:导频污染、弱覆盖、覆盖不足

以下场景应考虑搬迁站址。

主覆盖方向有建筑物阻挡,使得基站不能覆盖规划的区域。

基站距离主覆盖区域较远,在主覆盖区域内信号弱。

4 验收要求

4.1 指标要求

工程优化完成以后,应保证相关测试指标达到4.1.14.1.2的要求。

无线系统侧性能指标要求见4.1.3要求

各分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相关指标要求。

4.1.1 单站测试指标要求

4.1.1.1 宏站指标要求

指标项

基线值

备注

FDD

TDD

CQT

Ping时延(32Byte

≤30ms

≤30ms

从发出PING Request到收到PING Reply之间的时延平均值

FTP下载(峰值)

85Mbps

75Mbps

空载,覆盖好点,MAC峰值, cat3类终端

FTP上传(峰值)

45Mbps

9Mbps

空载,覆盖好点,MAC层峰值, cat3类终端

FTP下载均值

≥50Mbps

≥30Mbps

空载,覆盖好点,MAC层均值, cat3类终端

FTP上传均值

≥30Mbps

5Mbps

空载,覆盖好点,MAC层均值, cat3类终端

CSFB建立成功率

98%

98%

覆盖好点

CSFB建立时延

6.2s

6.2s

主被叫均为LTE终端,UELTE侧发起Extend Sevice Request消息开始,到UEWCDMA侧收到ALERTING消息

PCI

正常

正常

与设计值一致

DT

切换情况

正常

正常

同站小区间切换,能正常切换

小区覆盖测试

正常

正常

在小区主覆盖方向,市区200米内,郊区300米内:RSRP>-90dBmSINR>5dB


4.1.1.2 室分指标要求

指标项

基线值

备注

A类站点

B类站点

C类站点

CQT

FTP下载速率

(双通道)

FDD:峰值≥90Mbps;平均≥50Mbps

空载,覆盖好点,MAC层,cat3类终端

TDD:峰值≥80Mbps;平均≥30Mbps

FTP下载速率

(单通道)

FDD峰值≥45Mbps;平均≥35Mbps

空载,覆盖好点,MAC层,cat3类终端

TDD:峰值≥40Mbps;平均≥25Mbps

FTP上传速率

(双通道)

FDD峰值≥45Mbps;平均≥35Mbps

空载,覆盖好点,MAC层,cat3类终端

TDD峰值≥9Mbps;平均≥5Mbps

FTP上传速率

(单通道)

FDD峰值≥45Mbps;平均≥30Mbps

空载,覆盖好点,MAC层,cat3类终端

TDD峰值≥9Mbps;平均≥5Mbps

CSFB建立成功率

98%

覆盖好点

CSFB建立时延

6.2s

主被叫均为LTE终端,UELTE侧发起Extend Sevice Request消息开始,到UEWCDMA侧收到ALERTING消息

DT

Ping时延(32Byte

≤30ms

从发出PING Request到收到PING Reply之间的时延平均值

RSRP分布

-100dBm90%

-105dBm90%

-110dBm90%

-100dBm90%)表示RSRP-100dBm的比例≥90%,其他类推

SINR分布(双通道)

6dB90%

4dB90%

2dB90%

6dB90%)表示RS-SINR6dB的比例≥90%,其他类推

SINR分布(单通道)

5dB90%

3dB90%

1dB90%

5dB90%)表示RS-SINR5dB的比例≥90%,其他类推

连接建立成功率

≥99%

连接建立成功率=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终端发起分组数据连接建立请求总次数

PS掉线率

≤0.5%

业务掉线次数/业务接通次数×100%

切换情况

正常

出入口室内外切换,每个出入口往返3次以上,能正常切换

室内信号外泄比例

≤10%

在室外10米处测试结果中:室内RSRP>-115dBm并且室外服务小区RSRP与室内RSRP差值小于10dB的点占总测试点数的百分比。

系统驻波比

≤1.5

分布系统总驻波比


4.1.2 区域测试指标要求

4.1.2.1 覆盖与吞吐率


区域类型

公共参考信号

指标要求(

小区边缘速率

小区平均吞吐率(

RSRP

RS-SINR

dBm

dB

Mbps

Mbps

FDD

密集城区

-100

-5

90%

DL/UL:4/1

DL/UL:35/25

一般城区

-100

-5

90%

DL/UL:4/1

DL/UL:35/25

旅游景区

-105

-5

90%

DL/UL:4/1

DL/UL:30/20

机场高速、高铁(车内)

-110

-5

90%

DL/UL:2/0.512

DL/UL:25/15

TDD

密集城区

-105

-5

90%

DL/UL:1/0.128

DL/UL:25/5

一般城区

-105

-5

90%

DL/UL:1/0.128

DL/UL:25/5

旅游景区

-110

-5

90%

DL/UL:1/0.128

DL/UL:20/5

说明:

1表格中数据均为20MHz系统带宽,50%网络负荷情况下的标准。

2RSRPRS-SINR指标要求为独立要求,非联合要求。

3    除高铁场景外,RSRPRS-SINR指室外测量值。

4TD LTE时隙配比与其他运营商保持一致,暂按DL:UL=3:1,特殊时隙10:2:2进行配置。

5各分公司可根据用户感知、场景的重要程度以及后续网络调整、优化难度,适当提高覆盖指标。

4.1.2.2 相关性能指标

指标项

基线值

指标定义

FDD

TDD

DT

连接建立成功率

98%

98%

连接建立成功率=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终端发起分组数据连接建立请求总次数

掉线率

≤0.5%

≤0.5%

掉线率=掉线次数/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

LTE同频切换成功率

≥99%

≥99%

切换成功率=切换成功次数/切换尝试次数

切换时延(控制面时延)

≤50ms

≤50ms

指切换控制面时延:从Measurement report后的第一个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UE向目标小区发送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的时延

基于X2接口切换时延(用户面时延)

≤85ms

≤85ms

下行从UE接收到原服务小区最后一个数据包到UE接收到目标小区第一个数据包时间;上行从原小区接收到最后一个数据包到从目标小区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时间。最后一个数据包指L3最后一个序号的数据包。

基于S1接口切换时延(用户面时延)

≤85ms

≤85ms

CSFB建立成功率

≥98%

≥98%

成功率=呼叫成功次数/呼叫尝试次数*100%

CSFB建立时延

≤6.8s

≤6.8s

时延定义:UELTE侧发起Extend Sevice Request消息开始,到UEWCDMA侧收到ALERTING消息。评价要求:路测所有呼叫的平均时延满足目标值要求。

LTEWCDMA PS切换

≥98%    

≥98%

成功率(切出) = 成功次数 / 尝试次数 × 100%

TD LTE<->LTE FDD间切换成功率

≥99%

≥99%

成功率=切换成功次数/切换尝试次数*100%

重叠覆盖率

≤20%

≤20%

重叠覆盖率 = 重叠覆盖度>=3的采样点 / 总采样点 * 100%

其中:重叠覆盖度:路测中与最强小区RSRP的差值大于-6dB的邻区数量,同时最强小区RSRP>=-100dBm


4.1.3 网管指标要求

类别

指标

业务类型

说明

指标要求

RRC连接建立成功率(Service)

所有

RRC连接建立成功率=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 eNodeB收到的RRC连接请求次数×100

≥99%

E-RAB建立成功率

所有

E-RAB建立成功率=E-RAB指派成功个数 /E- RAB指派请求个数 ×100

≥99%

掉线率

所有

eNodeB发起异常释放的次数 / 业务释放的总次数

≤0.5%

切换成功率

所有

切换成功次数/切换尝试次数*100%

≥99%

TD LTE<->LTE FDD切换成功率

所有

切换成功次数/切换尝试次数*100%

≥99%

LTEWCDMA CSFB成功率

所有

成功率(切出) = 成功次数 / 尝试次数 × 100%

≥98%

LTEWCDMA PS切换成功率

所有

成功率(切出) = 成功次数 / 尝试次数 × 100%

≥98%


4.2 测试方法

4.2.1 宏站单站优化测试方法

4.2.1.1单用户吞吐率测试

测试项目

单用户多点吞吐

测试目的

考察单用户多点吞吐率

预置条件

(1) (TDD)帧结构:上行/下行配置2(子帧配置:DSUDDDSUD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

(2) 天线配置:上行SIMO 模式;下行自适应MIMO模式

(3) 测试区域:选择一个主测小区,在该小区内进行测试

(4) 室外选择好点RS_RSRP>-90dBmRS_SINR >20dB进行测试

测试步骤

(1) 步骤1:邻小区开启;

(2) 步骤2:将测试终端放置在预定的测试点进行测试

(3) 步骤3:测试终端进行满buffer下行TCP业务,稳定后保持30s以上;记录应用层吞吐量;记录RSRPCQISINRMCSMIMO方式等信息;

(4) 步骤4:测试终端进行满buffer上行TCP业务,重复步骤3

记录测试中调度的RB数量、PUCCH/PDCCH开销、UE类型。

输出结果

统计和计算单用户多点吞吐率

验收标准

参见4.1相应指标要求

备注

4.2.1.2单用户Ping包时延测试

测试项目

单用户Ping包时延测试

测试目的

考察单用户的Ping包时延。

预置条件

(1) (TDD)帧结构:上行/下行配置2(子帧配置:DSUDDDSUD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

(2) 天线配置:上行SIMO 模式;下行自适应MIMO 模式

(3) 调度:动态调度

(4) 测试区域:选择一个主测小区,在该小区内进行测试

(5) 在室外选择好点(RS_RSRP>-90dBmRS_SINR >20dB)进行测试

测试步骤

(1) 步骤1:邻小区开启;

(2) 步骤2:测试终端处于主测小区内覆盖进行测试

(3) 步骤3:测试终端接入系统,发起32Bytes包,连续ping 100次;

输出结果

单用户在好点的Ping包时延、成功率

验收标准

参见4.1相应指标要求

备注


4.2.1.3 CSFB测试

测试项目

CSFB功能与性能

测试目的

通过该项测试,检查LTE语音业务 CS Fallback的建立成功率和时延。

预置条件

(1) (TDD)帧结构:上行/下行配置2(子帧配置:DSUDDDSUD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

(2) 天线配置:上行SIMO 模式;下行自适应MIMO模式

(3) 调度:动态调度

(4) 测试区域:选择一个主测小区,在该小区内进行测试

(5) 在室外选择好点(RS_RSRP>-90dBmRS_SINR >20dB)进行测试

测试步骤

(1) 手机网络模式修改为自动,且均驻留在LTE网络;

(2) 手机建立语音连接;

(3) 语音业务两部手机一部主叫,一部被叫,进行短呼测试,呼叫保持时长15s,呼叫失败间隔20s

(4) 呼叫完成20s后,终止手机语音业务;

(5) 重复上述拨测20次,时间间隔20s

CSFB呼叫成功率和CSFB呼叫建立时延。

输出结果

用户在好点的CSFB呼叫成功率和CSFB呼叫建立时延的平均值

验收标准

参见4.1相应指标要求

备注

主被叫均为LTE终端,UELTE侧发起Extend Sevice Request消息开始,到UEWCDMA侧收到ALERTING消息

成功率=呼叫成功次数/呼叫尝试次数*100%


4.2.1.4 切换测试

测试项目

单站切换测试

测试目的

考察同站小区间切换是否正常

预置条件

(1) (TDD)帧结构:上行/下行配置2(子帧配置:DSUDDDSUD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

(2) 天线配置:上行SIMO模式;下行自适应MIMO模式

测试步骤

进行如下测试:

(1) 步骤1:系统根据测试要求配置,正常工作。

(2) 步骤2在距离基站50~300米的范围内,驱车绕基站一周,将该基站的所有小区都要遍历到,如下图所示:

3)如果本站任意两个小区间可以正常切换,切换点在两小区的边界处。则验证切换正常,小区覆盖区域合理。如果切换点不在两小区边界处,各小区覆盖区域与设计有明显偏差,则需要检查天线方位角是否正确,将天线方位角调整到规划值,再进行测试。

输出结果

小区间切换是否正常

验收标准

参见4.1相应指标要求

备注


4.2.1.5 小区覆盖测试

测试项目

小区覆盖测试

测试目的

考察单站小区覆盖有效性,验证是否存在覆盖异常

预置条件

(3) (TDD)帧结构:上行/下行配置2(子帧配置:DSUDDDSUD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

(4) 天线配置:上行SIMO模式;下行自适应MIMO模式

测试步骤

进行如下测试:

(1) 步骤1:系统根据测试要求配置,正常工作。

(2) 步骤2测试车携带测试终端1台、GPS接收设备及相应的路测系统,测试车应视实际道路交通条件以中等速度(30km/h左右)匀速行驶;

(3) 步骤3:终端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业务下载,沿每个扇区天馈正主瓣方向进行站点拉远测试,拉远距离市区200米左右 ,郊区300米左右或发生邻区切换为止。

输出结果

小区覆盖情况RSRPSINR

验收标准

参见4.1相应指标要求

备注


4.2.2 室分优化测试方法

室分测试应根据建筑物设计平面图和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平面图设计测试路线,尽可能遍布建筑物各层主要区域,包括楼宇的地下楼层、1层大厅、中层、高层房间、走廊、电梯等区域。现场测试时以步行速度按照设计测试路线进行测试;对于办公室、会议室,应注意对门窗附近的信号进行测量;对于走廊、楼梯,应注意对拐角等区域的测量。

LTE室分系统入网测试验收考虑从7个方面进行:包括覆盖质量、接入质量、保持性、移动性、外泄情况、业务质量和分布系统驻波比指标,各指标测试方法如下表所述:

测试内容

测试方法

覆盖质量测试

1)周围小区开启;

2)将室内建筑的平面图导入路测软件中;

3)连接测试用终端和笔记本电脑,打开测试终端,在搜索到小区后,进行路测;

4)用路测仪表按选择测试路线进行移动状态下测试, RSRPSINRBLERCQI等数据;

FTP上传/下载速率

根据室内实际环境,选择合适的测试点位。测试点应为人员经常活动区域,测试楼层的选点应保证RSRP 不小于-105dBm

DL-PSFTP下载一个足够大的数据文件,建议20G以上(文件下载完成后选择重新下载);记录BLERCQIFTP下载平均速率和峰值速率。

UL-PSFTP上传一个足够大的数据文件,建议10G以上(文件上传完成后选择重新上传);记录手机发射功率、BLERFTP下载平均速率和峰值速率。

连接建立成功率

连接建立成功率=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终端发起分组数据连接建立请求总次数

测试方法:

1)测试终端已经附着并处于RRC IDLE 状态的终端,由于有数据要传送,而进行如下操作:随机接入-RRC连接建立-DRB建立;

2)终端侧和基站同时监测信令;

3)各终端建立连接(建立RRC 连接与无线承载后下载、上传数据一定时间再停止数据传送,终端重新进入RRC IDLE 状态),连接时长10秒,间隔5秒以上,记录连接建立成功/失败;

4)终端建立起DRB,而且能传送用户面数据(能Ping网络服务器,并能FTP下载和上传数据),则判做连接建立成功;

5)终端重新进入RRC IDLE 状态,然后重复上述步骤。以正常步行速度遍历整个室内小区覆盖区域,呼叫连接次数在20次以上。

指标统计方法4.2.3.2节。

PS业务掉线率

测试方法同上。
业务掉线率=业务掉线次数/业务接通次数×100%

CSFB呼叫建立时延

LTE主叫,LTE被叫,采用CQT定点测试,进行20次语音15秒短呼,验证CSFB时延和成功率。
CSFB时延是UELTE侧发起Extend Sevice Request消息开始,到UEWCDMA侧收到ALERTING消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建议不少于20

CSFB呼叫成功率

测试方法同上。

成功率=呼叫成功次数/呼叫尝试次数*100%

室内信号外泄比例

保证距离建筑物10米;沿测试路线遍历建筑物周围,记录数据; 根据PCI比例分析外泄情况。
室内信号外泄比例=(建筑外10米处接收到室内信号115dBm或比室外主小区低10dB的比例)

室内外切换情况

每个楼宇含3个室内外切换测试任务,一个出入口室内与室外来回走1次,当该楼宇只有一个出入口做一次任务,多于3个出入口选择3个出入口各做一次,做FTP下载业务。任务完成标志:PCI发生变化,测试任务完成。统计切换完成情况。

分布系统总驻波比

采用驻波比测试仪,在RRU侧输出端口测试,如果有合路器,则从合路器输出口进行测试。

也可从后台网管获取。


4.2.3 区域优化测试方法

4.2.3.1区域覆盖测试

测试项目

区域覆盖测试

测试目的

考察网络覆盖指标,明确全网覆盖情况。

预置条件

(1) (TDD)帧结构:上行/下行配置2(子帧配置:DSUDDDSUD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

(2) 天线配置:上行SIMO模式;下行自适应MIMO模式

(3) L3 数据为FTP上传及下载业务

测试步骤

进行如下测试:

(1) 步骤1:系统根据测试要求配置,正常工作。

(2) 步骤2:测试车从起点出发,遍历事先选择的行驶路线。移动过程中,记录RSRPRSRQSINR等参数。

基于测试数据绘制下行SINRRSRPRSRQ的路测打点图和CDF曲线。

输出结果

SINRRSRPRSRQ指标分布值统计测试区域内的重叠覆盖率。

验收标准

参见4.1相应指标要求

备注


4.2.3.2区域性能测试

测试项目

测试内容

测试说明

连接建立成功率与连接建立时延测试

连接建立

成功率

连接建立成功率=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终端发起分组数据连接建立请求总次数

连接建立

时延

连接建立时延=终端发出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的时间至终端发出第一条RACH preamble的时间

掉线率测试

掉线率

掉线率=掉线次数/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

切换成功率测试

切换成功率

切换成功率=切换成功次数/切换尝试次数

切换时延测试

切换时延

切换控制面时延:控制面切换时延从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UE 向目标小区发送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

用户平均吞吐量测试

吞吐量

测试整网用户平均吞吐量


4.2.3.2.1连接建立成功率

测试项目

连接建立成功率

测试目的

考察用户连接建立成功率

预置条件

(1) (TDD)帧结构:上行/下行配置2(子帧配置:DSUDDDSUD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

(2) 天线配置:上行SIMO 模式;下行自适应MIMO模式

(3) 测试区域:全部覆盖区域内小区

测试步骤

(1) 步骤1:测试车携带测试终端三台、GPS接收设备及相应的路测系统;测试车应视实际道路交通条件以中等速度( 左右)匀速行驶;

(2) 步骤2:三部已经附着并处于RRC IDLE 状态的终端,由于有数据要传送,而进行如下操作:随机接入-RRC连接建立-DRB建立;

(3) 步骤3:终端侧和基站同时监测信令;

(4) 步骤4:各终端建立连接(建立RRC 连接与无线承载后下载、上传数据一定时间再停止数据传送,终端重新进入RRC IDLE 状态),连接时长90 秒,间隔20秒,记录连接建立成功/失败;

(5) 步骤5:终端建立起DRB,而且能传送用户面数据(能Ping网络服务器,并能FTP下载和上传数据),则判做连接建立成功;

(6) 步骤6:终端重新进入RRC IDLE 状态,然后重复进行步骤2~步骤5。测试车至少跑完测试路线一圈,并且每部终端至少进行100次连接建立尝试。

数据处理要求

统计终端发起分组数据连接建立请求总次数、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

连接建立成功率=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终端发起分组数据连接建立请求总次数。

连接建立时延=终端发出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的时间至终端发出第一条RACH preamble的时间

其中:

终端发起分组数据连接建立请求:RRC IDLE 状态的终端由于有数据需传送(比如发Ping)而发起SERVICE REQUEST过程。

成功完成连接建立:RRC IDLE 状态的终端通过随机接入-RRC连接建立-DRB建立

口过程完成与无线网的连接(即完成下附信令流程图的118 步骤)并开始上、下行数据传送,视作成功完成连接建立。

分组数据连接建立失败:下附信令流程图118 步骤中任何步骤失败,其中preamble 发送次数设定为3 次(MAC层参数preambleTransMax=3,通过SIB2 RACH-ConfigCommon 设置),或者发起连接建立后25 秒内FTP无速率均视作失败。

输出结果

终端发起分组数据连接建立请求总次数、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

验收标准

参见4.1相应指标要求

备注

连接建立成功率=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终端发起分组数据连接建立请求总次数

连接建立时延=终端发出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的时间至终端发出第一条RACH preamble的时间

RRC IDLE 状态的终端通过随机接入-RRC连接建立-DRB建立空口过程完成与无线网的连接的流程图如下:


4.2.3.2.2掉线率测试

测试项目

掉线率测试

测试目的

考察掉线率指标

预置条件

(1) (TDD)帧结构:上行/下行配置2(子帧配置:DSUDDDSUD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

(2) 天线配置:上行SIMO 模式;下行自适应MIMO模式

(3) 测试区域:全部覆盖区域内小区

测试步骤

(1) 步骤1:测试车携带测试终端三台、GPS接收设备及相应的路测系统;测试车应视实际道路交通条件以中等速度( 左右)匀速行驶;

(2) 步骤2:三部已经LTE/SAE 附着并处于RRC IDLE 状态的终端,由于有数据要传送,而进行如下操作:随机接入-RRC连接建立-DRB建立;

(3) 步骤3:终端侧和基站同时监测信令;

(4) 步骤4:各终端建立连接(建立RRC连接与无线承载后,开启FTP下载、上传数据),持续90s后重新连接(即释放承载后间隔20s重新发起连接);

(5) 步骤5:记录是否有掉线;如掉线,间隔时间20秒重复发起建立连接,若连续3次连接建立失败,此时记录终端状态并重启终端,进行后续测试;

(6) 步骤6:测试车至少跑完测试路线一圈,并且每部终端至少进行100次连接。

数据处要求理

统计终端发起分组数据连接建立请求总次数、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掉线次数:

掉线率=掉线次数/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

掉线:空口RRC连接释放和/10s以上应用层速率为0均视作掉线。

成功完成连接建立:RRC IDLE 状态的终端通过随机接入-RRC连接建立-DRB建立空口过程完成与无线网的连接并开始上、下行数据传送,视作成功完成连接建立。

输出结果

终端发起分组数据连接建立请求总次数、成功完成连接建立次数、掉线次数。

验收标准

参见4.1相应指标要求

备注


4.2.3.2.3移动性能测试

测试项目

LTE移动性性能测试

测试目的

考察LTE系统切换成功率、切换时延、LTEWCDMA PS切换成功率、LTE FDDTD-LTE切换成功率、TD-LTELTE FDD切换成功率等指标

预置条件

(1) (TDD)帧结构:上行/下行配置2(子帧配置:DSUDDDSUD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

(2) 天线配置:上行SIMO 模式;下行自适应MIMO 模式

(3) 测试区域:全部覆盖区域内小区

测试步骤

(1) 步骤1:测试车携带测试终端(不少于3部)、GPS接收设备及相应的路测系统;

(2) 步骤22部终端锁LTE1部终端设置为LTEWCDMA自由双模,测试车各终端建立连接,进行上下行TCP业务(如FTP上传/下载一个大文件);

(3) 步骤3:测试车应视实际道路交通条件以中等速度(左右)匀速行驶,路测终端长时间保持业务;

(4) 步骤4:观察信令流程或服务小区ID,确定是否发生切换,以及是否切换成功。每部终端切换次数至少为50次,并应至少遍历测试路线一次。

数据处理要求

1)系统内移动性

统计终端发起切换尝试次数、切换成功次数、切换失败次数、切换时延:

切换成功率=切换成功次数/切换尝试次数

切换尝试:指在预期的切换区(如从小区A覆盖区向小区B覆盖区移动)预期发生的切换。

切换成功:以信令交互完成(RRCUE 向源小区发送测量报告信令后,UE 收到切换指令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随后UE 向目标小区发送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

切换失败次数=切换尝试次数-切换成功次数(注意:切换信令交互完成后立即掉线只视作掉线,不视作切换失败)

切换控制面时延:控制面切换时延从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UE 向目标小区发送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

切换用户面时延:下行从UE接收到原服务小区最后一个数据包到UE接收到目标小区第一个数据包时间;上行从原小区接收到最后一个数据包到从目标小区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包时间。最后一个数据包指L3最后一个序号的数据包。

2)系统间移动性

LTEWCDMA PS切换成功率(切出) = LTEWCDMA PS切换成功次数/LTEWCDMA PS切换尝试次数 × 100%

LTE切换至WCDMA请求次数:UE向源小区发送Measurement Report消息,事件为Event B1B2

LTE切换至WCDMA成功次数:UE收到HO from E-UTRAN Comand后,发送HO to UTRAN Complete给目标RNC

输出结果

LTE同频切换成功率、切换控制面板时延、切换用户面时延、LTEWCDMA PS切换成功率、LTE FDDTD-LTE切换成功率、TD-LTELTE FDD切换成功率

验收标准

参见4.1相应指标要求

备注



4.2.3.2.4用户平均吞吐量测试

测试项目

用户平均吞吐量测试

测试目的

考察整网用户平均吞吐量

预置条件

(1) (TDD)帧结构:上行/下行配置2(子帧配置:DSUDDDSUD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

(2) 天线配置:上行SIMO 模式;下行自适应MIMO 模式

(3) 测试区域:覆盖区域内全部小区

测试步骤

(1) 步骤1:测试车携带测试终端两台、GPS接收设备及相应的路测系统,同时采用扫频仪;

(2) 步骤2:测试车两台终端建立连接,一台终端开启下行TCP业务(如FTP下载一个大文件),另一台终端开启上行TCP业务(如FTP上传一个大文件);

(3) 步骤3:测试车应视实际道路交通条件以中等速度( 左右)匀速行驶,路测终端长时间保持业务;

(4) 步骤4:每分钟整分整秒时用Dumeter记录一次平均吞吐量(并截图保存),以及终端掉线情况;终端掉线时,即刻统计该时段的平均吞吐量,注明该时段的时间;掉线时停车重新建立连接后继续测试。

输出结果

记录和统计UEL1L2L3吞吐量并计算平均吞吐量

验收标准

参见4.1相应指标要求

备注


4.2.3.2.5 CSFB性能测试


测试项目

CSFB性能测试

测试目的

考察整网CSFB建立成功率、CSFB建立时延等指标

预置条件

(1) (TDD)帧结构:上行/下行配置2(子帧配置:DSUDDDSUDD)、常规长度CP、特殊子帧配置7DwPTS:GP:UpPTS=10:2:2

(2) 天线配置:上行SIMO 模式;下行自适应MIMO 模式

(3) 测试区域:覆盖区域内全部小区

测试步骤

(1) 步骤1:测试车携带测试终端两台、GPS接收设备及相应的路测系统;

(2) 步骤2:测试车两台终端建立连接,一部LTE终端作为主叫,另一部LTE终端作为被叫,进行短呼语音拨打测试。每次通话时长15秒,接入超时为15秒,呼叫间隔20秒。如出现未接通或者掉话,应间隔20秒进行下一次试呼;

(3) 步骤3:测试车应视实际道路交通条件以中等速度(左右)匀速行驶,路测终端长时间保持业务;

记录CSFB呼叫成功率和CSFB呼叫建立时延。

输出结果

统计测试区域内平均CSFB建立成功率、平均CSFB建立时延

验收标准

参见4.1相应指标要求

备注

成功率=呼叫成功次数/呼叫尝试次数*100%

CSFB建立时延:主被叫均为LTE终端,UELTE侧发起Extend Sevice Request消息开始,到UEWCDMA侧收到ALERTING消息



4.3 验收文档

需准备的验收文档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编号

内容

1

项目背景

2

组网情况

3

优化流程、优化内容以及优化进度

4

优化目标(路测指标、话统指标)

5

优化结论

6

单站验证:

测试方法

单站验证总结分析:发现问题列表,解决措施列表,遗留问题列表

7

分簇优化,包括:

测试方法

覆盖优化对比

-小区RSRP

-下行覆盖分析RS-SINR

-上行覆盖分析(UE Tx Power

-下行干扰分析

-上行干扰分析

导频污染优化对比

切换优化对比

分簇优化总结分析:发现问题列表,解决措施列表,遗留问题列表

分区优化,包括:优化完成后数据采集,优化前后测试数据对比,分区优化完成后质量评估报告,发现问题 ,解决措施列表,遗留问题列表等;

不同厂家交界优化,包括:边界情况描述,边界区域测试情况,发现问题 ,解决措施列表,遗留问题列表等。

8

全网优化,包括:

测试方法

DT测试业务优化对比

业务接通率、掉线率、吞吐率分析

系统间切换成功率分析

话统测试业务优化对比

接入类话统分析

保持类话统分析

移动类话统分析

全网优化总结分析:发现问题列表,解决措施列表,遗留问题列表

9

遗留问题分析

10

网络发展建议

11

附录:

工程参数调整方案汇总

系统参数调整方案汇总

邻区关系调整方案汇总

优化后的工程参数总表

优化后的系统参数总表

优化后的邻区关系总表


5 附件

5.1 入网申请所需资料


5.2 宏站单站验证表

5.3 室分单站验证表

5.4 工程优化进度管控表

5.5 电调功能验证表